抿了口茶水,李文秀显然没有料到陈志平一开口就是这种震撼十足的猛料。
不过平心而论,陈志平的确是有两把刷子,至少这种思路清晰的观点,即使是大陆很多重量级的牛人都不愿意承认,或者说压根就不屑于去承认。
人其实都有骄傲,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成果,一方面大幅度增加了国家的物质财富,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另一方面,其实也增加了空前的信心,甚至有些盲目的自信,真正的明白人还是太少。
陈志平是一个游离在这种经济制度之外的普通人,反而看的更为透彻。
当然了。
敢像他这么大胆地针砭时弊的人可不见得会有很多,至少即使是李文秀自己,在他的论文观点里面,也没有太过直接地指出这些明显存在的问题,而是从另一个方面去剖析的。
想到这里,李文秀不由得有些头疼,他算是见识了这个家伙的直白了,难怪会把自己整成这幅鬼样子。
不过这种人,骄傲则已,但是能力也是不俗,而且李文秀很满意的是,像陈志平这种人,一旦自己说服了,那肯定不会有二心。
“原来刘经理告诉我陈先生能力不俗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点怀疑的,不过现在看来,倒是我显得小家子气了,陈先生的眼光的确很独到。
这样吧,我想陈先生也应该明白我请你过来的原因,金和实业是我在国内创立的一家以零售业为主的实业公司。
目前在国内同领域应该算是比较有建树的企业之一,这一次进军香港,估计陈先生也明白我想干什么,我想请教一下陈先生,金和实业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李文秀话题陡然一转,陈志平自然也明白李文秀考校他的意思,虽然有些被李文秀跳跃的思维弄得有些一愣一愣的,不过脑子里却在开始飞快地转动起来。
事实上。
陈志平对金和实业的了解极其有限,唯一知道的,可能就是金和实业是一家大陆的零售公司,主要业务就是旗下的两个便利店品牌。
但是不得不佩服的是,仅仅是从这两个简单的信息上,其实陈志平就想到了很多问题。
便利店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其实并不是一个很新颖的实业模式,至少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这几个地方,便利店的模式早就已经出现甚至发展到了很不错的程度。
在香港同样有便利店,由日本的公司伊藤洋华堂跟原先总部在香港现在在英国的颐和集团¬¬开设的7-11便利店就有不少分店。
只所以要说创新,金和实业还谈不上,但是正如李文秀所说的,在大陆,因为情况特殊,国外的品牌一时间还很难完全占领便利店市场,所以24小时便利店的快速成长也是一种机遇巧合。
现在在大面积占领国内市场之后,金和实业下一步的目光就应该瞄准国外市场,而李文秀的做法也的确是这样。
从决定跟远东集团合作开始,李文秀其实就已经开始有计划地布局进军海外市场的事情,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度还算是可以。
陈志平思衬着,倒是没有迟疑很长的时间立马就说道:“很简单,趁着西方国家的品牌还不能简单地进军中国市场的机会,金和实业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海外扩展市场。
李先生借助香港这个口岸来实施这个计划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但是李先生似乎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金和实业旗下的便利店之所以这么快就能够在香港站住脚跟,而且还进一步进入东南亚市场,应该是选择了一个拥有海外销售渠道的港岛本地企业进行合作。
但是李先生有没有想过,既然国外的品牌在短时间之内还无法大规模进军大陆市场的话,为什么李先生不选择跟海外的品牌进行合作打入欧美市场呢?
据我所知,目前海外的零售巨头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在中国大陆开设了大量的分店,例如沃尔玛,家乐福。
李先生完全有机会跟他们合作,通过他们在世界各地的销售网络实现快速扩张,而李先生需要付出的,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国内市场的股权而已。
如果我没想错的话,李先生手上应该至少掌握了金和实业超过6成的股权吧,即使是分割出一半出来,恐怕对你的影响也不大。
但是如果金和实业能迅速占领海外市场的话,李先生将来完全有实力把这些股权重新纳入手中,至少五成是有把握的。
而且即使李先生不想以置换股权的方式进行扩张,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据我所知,国外的零售品牌要进军国内市场,难度还是不小的。
李先生完全可以跟对方以合资企业的方式把海外的品牌和资本引进国内,然后拿到海外的销售渠道,这个对于李先生来说,同样不会太难。
不知道李先生以为如何?”
会议室内。
随着陈志平的声音落下,整个会议室顿时就变得一片寂静,静得连心跳声似乎都清晰可闻。
李文秀的确有些震惊。
原本他心里对陈志平的能力其实多少还是有些质疑的,毕竟陈志平展露非凡的管理才能,那还是上辈子另外一个时空的事情。
加上陈志平现在的处境,说不定这个家伙还没有爆发出后来的那种惊人的管理天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