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闻言,却是微微叹了口气。
对方讲述过后,关羽才知道,曹操如今为何只是白身了。
曹操的确因为讨伐黄巾立下大功,而后升迁为济南相。
曹操担任济南相任之初,济南国内十余个县城,县长吏多依附权贵,贪赃枉法。
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
曹操到职,却大力整顿,接连奏免十分之八长吏,使得济南震动。
贪官污吏,纷纷逃窜。
数月内,曾经贪官污吏横行的济南国,就变得‘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由此也能看出,曹操‘治世之能臣’的称号,并非只是妄言。
随后,朝廷又任命曹操为东郡太守。
可惜的是,刘宏那时正好听信十常侍谗言,开始大肆敛财。
曹操迁为东郡太守,自然要缴纳郡守应有的钱财。
曹操不愿妥协,就托病回归乡里,秋冬弋猎,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如今听闻因张让进谗言,导致车骑将军被免职,而且调往雒阳受审,曹操这才提前来到谷城,等待关羽。
关羽听完曹操经历,不由肃然起敬。
他固然知道曹操年轻时候,有着愤世嫉俗的情感,还带着浓浓的游侠气息。
关羽却无论如何都想不到。
曹操宁愿放弃一郡太守职位,也不愿向可笑的买官政策低头。
事实上,曹操历史中也是为此缘故,足足隐居了四年,才再次被召回京城为官。
这个时空,却因为关羽的缘故,曹操提前离开了隐居之地。
“我等为官一方,不能保百姓安康,反而要搜刮钱财买官,简直是奇耻大辱!”
曹操讲到这里,双拳紧握,脸色也是涨得通红,显然心中怒极。
关羽闻言,重重叹了口气,而后摇头不语。
张让等人所作所为,也让关羽怒火中饶。
奈何他也知道,若非刘宏迫于局势,不得不启用宦官,收刮钱财、制衡世家以及外戚,十常侍绝对没有可能如此嚣张。
说到底,所有事情还要怪在刘宏身上。
“我曾听闻,君侯初次入京之时,当着陛下以及张让之面,怒斥十常侍祸国殃民。”
“操每每想到此时,都对君侯之豪情敬佩不已。”
“如今奸臣当道,十常侍祸国殃民,以致民不聊生,叛乱四起。”
“就连君侯如此战功赫赫之功臣,都被张让小人陷害,落得此等局面。”
“操虽只是一介匹夫,却也不吝残躯,愿杀张让以救天下!”
看着脸色坚毅,表情丝毫不似作伪的曹操,关羽心中却是闪过一丝疑惑。
在他看来。
曹操应该是那种心机深沉,性情多疑之人,绝不可会轻信别人。
他想不明白。
对方为何初见自己,尚且没有推心置腹,就表露出要除掉张让的决心。
不过很快,关羽就想通了其中关键。
也许的确曹操生性多疑。
不过他如今毕竟年轻,还有满腔热血,尚且不似历史上那般。
最为重要的是。
曹操虽然以前没见过关羽,却听过很多关羽的事迹。
他自然知道,关羽和十常侍势不两立。
更何况。
关羽被撤职查办,也因张让之故,于公于私,都应该与曹操乃是同一阵营。
满腔热血与愤怒的曹操,好不容易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自然不会畏畏缩缩。
他也相信自己的眼光与判断,认定关羽绝不可能出卖自己。
“孟德以为,杀了张让,后续应当如何行事?”
关羽仿佛从曹操身上,看到了往日的自己,这才出言讯问。
他倒想要知道,曹操这个所谓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如何分析大汉现在的局势。
“陛下虽行事有失偏颇,却大多因受十常侍蛊惑之故。”
“如今十常侍亲族、朋党遍布天下,收刮钱财、残害百姓,馨竹难书。”
“杀掉张让等人,必可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而后再上书劝谏陛下任用贤才,慢慢整顿朝纲,方能改天换地。”
关羽闻言,细细揣摩着曹操的话。
正如曹操所言。
刘宏行为的确有失偏颇,其实他也有心改变这个帝国,只是碍于有太大压力。
他之所以有那么多荒唐举动,若没有张让等人推波助澜,根本无人相信。
刘宏虽善于权谋,考虑问题终究不够全面。
就比如,去岁张让等人,劝说刘宏卖官收敛钱财,以及征收天下亩税的计策。
表面看来,这两件事情都不会危害到百姓利益。
刘宏正是考虑到这点,才会做出如此荒唐举动。
他却没想到,这两条政策下达以后,将会带来怎样连续性的后果。
如果刘宏身边亲信之人不是张让,而是吕强这样深明大义的好宦官,恐怕就会是另一种局面了吧。
只不过,关羽终究还是暗自摇了摇头。
张让等人固然是害群之马。
然而若不结束皇权、外戚以及世家的争斗,悲剧终究还会重新上演。
“然后呢?”
关羽凝视着曹操,只问出了三个字。
曹操闻言先是有些发愣,不过当他看到关羽眼中的锐利以后,脸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君侯何意?”
曹操深吸一口气,毫不退让的反问。
关羽丹凤眼微微眯起,说道:“天下混乱至斯,绝非仅仅因为十常侍之故。”
“陛下借助十常侍敛财,制衡朝堂,虽然看起来有些荒唐。”
“然而我只想问问孟德,就算没有了十常侍,又如何面对此起彼伏的叛乱?”
“国库空虚,平叛钱粮从何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