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等是不是觉得,他们跟突厥人相类?所以就此认为,他们和突厥人没什么区别?”
下面两人对视一眼,心里大致上都是一个念头,就知道会是这个样子,只要这位陛下想,那么就没有一件事寻不出疏漏来。
而且大多思虑清晰,有理有据,让臣下们很直观的感觉到自己的无能。
按照以往的习惯,两人起身听训,这个时候不需要什么辩解,只要摆出姿态听着即可,因为按照皇帝的性情,不管你干脆的承认自己的疏忽还是进行辩解,都会惹皇帝不喜。
那么接下来就会有更加犀利的言辞在等着你。
…………
“那些游牧的部族看似相像,实际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和规矩,既然要纳入我大唐治下,朕以为首先要做的不是去如何如何改变他们,而是了解他们。
比如吐谷浑各部,盘踞河西近百年了吧?这么多年下来,在河西反反复复的生事,打一仗,也就平静个几年十几年,复又再起,是他们不怕死吗?还是觉得我中原人软弱可欺?
前隋时,国力盛强,却还是无法威服西北,和吐谷浑连年交战,牵扯住了多少精力?耗费了多少国力,卿等想过没有?
如今由咱们君臣来把持门户,若是还和以前那般,有事了就起兵进剿,无事了就搁置一边,岂不显得过于无能?”
这是有感而发,当年李靖所上的平蛮诸策就属因地制宜,多年坚持下来,广泛分布在南方崇山峻岭中的蛮族,受到了重创。
按照如今户部统计,已有近十万户蛮族人等选择走出山林,归于大唐治下,被剿灭的更是不计其数。
可以说李靖的策略,奠定了南边各道长治久安的基础,比李靖率军攻伐的功绩不差分毫。
之后封德彝所上的对突厥所行诸策,可以称得上是高屋建甄,如今已是成效初显,引突厥王庭入西域,让突厥王庭再也无力顾及辽东。
于是河北,晋地北部渐渐安定了下来,曾经的突厥东方汗阿史那多闻此时也已露出时日无多之相。
这两人为什么能拿出如此切实有效的国策出来?一个自然是天赋使然,再有就是他们对蛮族和突厥有着切切实实的认知。
像褚遂良就太年轻了,所上的抚戎之策看似不错,却没有那种扎实的感觉,用白话说就是听着挺好,施行起来肯定错漏百出,和喊口号差不多。
所以去年的时候,褚遂良被支去姑臧,名义上是巡视,实际上则是为西北的各部大军筹备粮草。
而且,就如他方才所言,即便有大军驻守,吐谷浑,羌人的反抗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些年对西北各个部族的大小战事,流下的鲜血差不多都能把河西走廊涂抹一遍了。
…………
“苏元宰……”
苏亶打了个冷战,“臣在。”
“范侍中回京任职许久,你可去拜访过他?”
“臣与范侍中并不相熟,不好冒然登门。”
这一问一答的,苏亶还没怎的,却是让旁边的武士彟感觉颇为不安,而且他也不知皇帝心意。
按照朝中的规则,门下省属于内朝,中书,尚书两省属于外朝,外朝之臣跟内朝朝臣交往倒不稀奇,可也要谨慎。
像门下侍郎长孙顺德勾结礼部侍郎杜淹等人之事就在昨日,谁还敢……
…………
作为皇帝,李破不管这些,“范侍中在西北多年,功高德厚,西北之事尽可前去请教,难道非得朕在朝会上说话才成?
卿掌理户部,难道这点担当都没有吗?”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www.kanshugee.com)北雄看书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