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赵宣和四年十月,北征军全部抽调到西北前线,韩世忠晋升为环庆路副总管,负责领兵驻扎在西北前线,防备西夏。
同月,楚王宋构升迁,朝廷传旨嘉奖赞誉,特此赐下无数殊荣,丹书铁卷,树碑立传,擢升为两浙路常平司长官,提举两浙路转运司,提举两浙路市舶司。
郭药师胜任杭州防御使,接替了韩世忠之前的位置,而张觉出任明州防御使,如今明州的知府乃是宇文虚中,而杭州的知府依旧是董非。
……
整个宣和四年,大赵就在平安无事当中度过,仿佛太平盛世就要来临。
大赵宣和五年初,耶律延禧被完颜娄室擒获,由大将完颜银术可亲自抓获。
银国皇帝完颜晟即皇帝位,改元天嗣。
大赵宣和五年,已经彻底覆灭大梁国的女真人,开始转移了自己的目光。
他们看到了赵国的富有,那挥金如土的帝王,早已让混入开封的银国探子眼红。
银国开始谋划向南进军,那里有大量的丝绸、茶叶、稻谷…而这些正好是金国所缺乏的。
于是,一场南下掠夺的计划,在北方雪地上生根发芽。
起初,银国也不敢贸然前进,尽管他们看到了赵朝军队的弱势,但赵廷这么富庶,雄据四方。
宁国的统帅完颜宗望在最开始不敢贸然前进,泱泱万乘大国能够屹立近200年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好吧,那就试试赵廷的底气。
大赵宣和五年二月。
完颜宗望的铁骑和刘延庆的部队在野外相遇,赵军原本想要克制一下不和女真人发生冲突。
而女真人尝试打了一下边境,结果边境守将不堪一击,多年未加训练的赵军步兵与银军铁骑一对峙,就一溃千里。
完颜宗望的心里再一次燃起了一团大火。
赵军哪里是久未战争,简直是一群散兵游勇,和骁勇善战的银军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西军还能勉强抵抗一阵子,在边境驻扎的河东军还有新招募的燕人部队被对方打得溃不成军。
于是,宣和四年刚刚建立的盟友关系,在一年后成了一纸空文。那些款项,抵不上一支冲锋陷阵的军队。
于是,完颜宗翰多次率军南下,赵军闻风丧胆。
大赵宣和五年九月,银国太祖完颜阿骨打逝世,举国悲痛。
由于地形地势的原因,山内九州,还能勉强的支持,而山外七州,直接饱受女真人的摧残,多次被对方打草谷。
大赵宣和六年,女真人悍然撕毁了盟约,开始大举入侵大赵,甚至重兵杀入大赵境内,视长城为摆设。
赵军不敢追击,只能看着对方大摇大摆的离去,来如风,去如影。
而银国军权到了完颜宗弼手里,那气焰更是不可一世。
他率军南下,从女真人京师上京府,一直到河南开封,绵延几干里,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直捣开封。
大赵太祖创下的万世基业,在不肖子孙手里还未经历十代,便遭受了重创。
那条长城,终归还是没能挡住女真军的战马。
这时候,也只有宗泽、张所等人半路拦截,小胜了几仗。
对于整个大赵而言,仍然是败多胜少。
作为掌兵之帅,刘延庆对带兵打仗本身就喜欢明哲保身,再加上自己怯战,往往战斗还没开始,在气势上,赵军就输了。
之前捞了一大笔好处的银军,本来也只是试探一下大赵的实力,能打过就打一下,打不过了,抢一把就走。
马上民族擅长长途跋涉,只要为大银国抢到钱和生产资料,胜不胜都无所谓。
没承想赵军士兵久未训练,一开打,便成了乌合之众,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出发前,完颜宗望还对完颜宗翰说大赵是一头狮子千万不要惹毛了,抢一把就走。
现在看来,大赵就是一只羊,一只任人宰割的羊。
完颜宗翰劫获了大批物资、工匠、人口。
这些东西对于大银的发展,那是至关重要的。
完颜宗翰心想着这次就带这些吧,等着用完了再来,反正大赵朝有的是人和钱。
旗开得胜的他带着大军快乐地回到了上京,就这一举措在银国引起了震动。
靖康元年,赵国五个州发生叛乱,举兵杀死了当地的知府知州,然后悍然投靠了女真人。
这五州,正是当年西军攻克的五个州,他们在那里造下了无数的杀孽,正如楚王当日所言,昨日事,今日果。
他们自己闯下的祸只能由自己吞下这个苦果,怨不得别人。
因为此事,杨惟忠,蔡攸等人纷纷受到斥责,刘延庆范琼这些大将也被宋佶劈头盖脸的一阵芬芳问候,却也没有办法补救了。
由于五州沦陷,北大门彻底被打开,就算是想关上也做不到了。
尝到了好处的银军再一次由北而下。
这回完颜晟命完颜斜也为大元帅,完颜娄室、完颜宗望,还有将来对战岳飞的最大敌人完颜宗弼都在其中。
银国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就在宣和四年的时候,原本投靠遇银国的一个汉人将领李半瑟居然反水了。
这货也是个人才,他脑子一抽看到大赵国居然轻松的拿下了燕云十六州,认为大赵非常有实力。
然后痛痛快快的带着人马去投靠大赵,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他想弄点投名状啊。
这货也是个人才直接大手一卷,直接从银国卷走了数万人口,然后跑来投奔咱们的大赵皇帝宋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