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鱼年[八十二]
天顺帝的旨意就是好用, 他临走的时候下的旨,让礼部和宗人府同时派人过来, 还没过一个时辰, 礼部的人就先到了,虽说宗人府的人是随后到的, 但却极有效率,开始重新对灵堂进行布置。
赵广胜便对周锦鱼道:“锦鱼……既然……万岁爷派……派了人来,你就先……回……回吧。”
周锦鱼点了头, 便应了下来, 想着自己即使留下来也估计帮不上什么忙,而且那封信也已经交到了天顺帝的手上,索性就回去了。
只是天顺帝在临走的时候说的那话是何意呢?
什么叫“你若是哪天想起什么来, 便凭着这把扇子进宫来见朕”?天顺帝是在暗示什么呢?
周锦鱼越想越不对头, 天顺帝自从看到那封信之后神情便开始不对了, 莫非……莫非这其中有什么误会不成?
等会儿……
信?
难不成是信的问题?
就这么一边想着, 她已经走出了老院首的宅子, 上了马车, 马车一路飞奔回了周家。
周锦鱼一踏进周家的门槛便直奔东院,她心中隐隐有了丝不好的预感, 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预感她又不敢确定,只觉得事情似乎在向一个她原本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的方向开始发展了。
周小山见周锦鱼回来,立刻迎了上来:“四公子, 您回来了。”
周锦鱼并未理他, 迈开步子就往院子里找, 她先是围着院子找了一圈儿,什么都没有找到,她又推门进了房里来,从柜子顶一路摸到床底,却依旧是什么都没有看着。
周小山纳闷了:“四公子,您这是找什么呐?”
周锦鱼回头看他一眼:“周小山,我上回拿回来的那封信你见我扔哪儿去了么?怎么好不着了?”
周小山一愣:“这……小人也没见着啊。”
周锦鱼摆摆手,又去翻箱倒柜的开始一通找,她一边找一边纳闷:“这到底是去了哪儿了?怎么就找不到了呢?”
最后,周锦鱼终于从房间扔杂物的竹篓里找到了那封信,周锦鱼把那封信拿出来,只见外面写着十分辣眼睛的四个小字,“周郎亲启”。
嗯……确实是给她的信没错。
可怜她上回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竟然都没有看到,那天杀的长公主竟然还黏糊糊的叫她“周郎”,周锦鱼现在看到依旧气的不行,谁是她的周郎?
周锦鱼硬着头皮,重新打开了那封信。她往外拿那张信纸的时候,那张纸给她的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这张纸同公主府的纸有本质的不同,公主府的纸要白一些,厚一些,而她书中的这张用来写信的纸却薄的几乎能看透里面的墨迹,而且纸张也微微有些发黄。
周锦鱼想到这里,心下一惊,同时手上不停把那封信拿了出来。
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一整张的苍劲小楷,周锦鱼往下看了两句,瞬间明白过来,这恐怕正是老院首临终前让她交给天顺帝的信,只是却不知道是何原因,被装到了长公主送来的情信的信封里。
等等……
周锦鱼忽然一惊,若是老院首写给天顺帝的信如今在自己手里,那长公主写给她的信,岂不是在天顺帝手上?
是了是了,定然是这个原因。
难怪天顺帝在看到那封信的时候表情会那么奇怪,又问她那些奇奇怪怪的话,原来两封信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调换了。
可,又是谁会做这种事呢?
周锦鱼想了一圈儿,脑子里忽然想起了周小山在她房里鬼鬼祟祟的场景来。她明明平日里就嘱咐下人说,若无要事,不可以随意进出她的房间。而周小山又是自从她从潜龙寺回来之后便一直跟着她的人,这一点他没道理不知道。
想到此,周锦鱼装作并未发现异常的样子,她右手捏着那封信,两只手背到身后去,又抬起头随意的对周小山道:“你下去吧,我累了,要睡会儿。”
周小山连忙道:“那小人退下了。”
周锦鱼点了头,周小山便出了门去。
等人一走,她又重新把那封信拿到眼前,从头至尾的看了一遍,她这一看不要紧,等看到最后两行的时候,登时便大吃一惊,因为王老院首推荐的下一任邱麓书院的院首,正是前朝大儒柳熹。
要说起柳熹来,几乎在大晋朝廷里呆了些年头的大臣没有不知道的。
柳熹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当时北周昏君无道,民怨沸腾,柳熹因为在朝堂屡次谏言北周皇帝,最后被贬为庶民。正因如此,他颇受北周百姓的尊重。
后来天顺帝推翻了北周,建立了大晋朝一统天下。辛朝初建,百废待兴之际,天顺帝忽然启用了当世大儒柳熹为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之职。
据说当日天顺帝亲自把柳熹请到了皇宫来,以师礼待之,后来柳熹向天顺帝约法三章,虽然他们二人具体约定了什么并没有流传出来,但后来天顺帝确实是一口答应了的。
此时民间正暴乱频繁,且有流寇作乱,而且朝代更替,新皇态度不明,百姓越发的惶恐不安。
若是此时忽然有了柳熹这么一位主心骨站出来,原本对新皇质疑的百姓们瞬间便转了态度。
毕竟就连大忠臣大才子柳熹都认可的君主,想必也定然是位有道明君,百姓纷纷拥立,民心日渐稳固。而此时的柳熹却选择了功成身退,带着女儿回了江南养老去了,天顺帝当年无论如何也留他不下,最后只能随他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